【明報專訊】今年1月底已經指「被加徵關稅不代表中國股市無運行」的普徠仕投資組合專家伍心鈿 ,目前仍認為中國股市有投資機會,旗下基金除一如基準指數持有較多科技股、工業股及消費股外,亦超配購物中心股,原因是看好內地購物中心可以引入掌握最新消費潮流的租戶,由此捉緊新消費增長商機。
在《Money Monday》第484期(1月27日出版)封面故事,普徠仕投資組合專家伍心鈿接受訪問時分析,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特朗普首次出任美國總統期間,即使美國向中國加徵約20%關稅,惟MSCI中國指數在此4年回報卻高達約115%,比美股標指期內回報約83%更佳;而近年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逾80%收入來自內地,首十大股份佔指數比重三成多,當中主要是互聯網股騰訊(0700)、阿里(9988)及金融股平保(2318)、工行(1398)等,均屬以內地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故即使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對MSCI中國指數表現卻相對影響不大,因此她當時的結論是:「被加徵關稅不代表中國股市無運行」。
目前回看,恒指及MSCI中國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升21.06%及17.66%,上述提及的阿里、騰訊、工行及平保股價則分別上升36.04%、23.02%、21.31%及9.44%,前三者均屬跑贏大市,可見伍心鈿測市準確。
稱中美關稅戰不確定 不預測恒指目標
伍心鈿近日出席該行主辦的下半年投資展望會議,被問及是否仍對中國股市後市審慎樂觀,她表示:「我現在不會再說對大市審慎樂觀了,我們是聚焦於個別投資主題,例如人工智能(AI)及新消費,因為有關上市公司相對不受關稅影響,始終關稅存在不確定性,故我們不會預測恒指下半年的目標,我們更加有信心某些股份的經營環境及競爭優勢較好,可以專注做好自己的生意。」
根據伍心鈿的分析,今年以來,對於中國股市投資者來說,最令人鼓舞的發展之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月17日出席民企座談會並發表講話,指「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並且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握手,指這意味着過去4年對互聯網行業加強監管已告一段落,令很多中國民企老闆增強信心,加快發展業務尋求增長,例如京東(9618)近月便在內地多個領域增加投資。
購物中心可租舖予當紅新經濟店
目前普徠仕旗下中國股票基金,科技、工業及消費股均佔比約20%,伍心鈿解釋,原因是科技龍頭股可直接受惠AI增長機會,不少工業股亦生產AI數據中心所需要的設備,而個別消費股則受惠於內地新興消費模式,均具備投資亮點。她續說,該基金現時亦有8%至9%投資於內房股,當中超過一半屬內地購物中心股,原因是相信內地購物中心亦可捉緊新消費增長商機。
伍心鈿表示:「近年內地流行新消費,例如茶飲店及公仔店興起,購物中心便可以引入這些店舖作為新租戶。我們認為優秀的購物中心可以很快捉緊潮流,並且進行盡職審查,將最當紅的店舖引入、不賺錢的店舖便淘汰,這屬投資內地新消費主題的另類途徑。」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