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明略续录营运亏损:腾讯股东身份揭示背后隐藏的机会与挑战
财经投资观察网
更新日期:2025-06-29 20:36:30

【明報專訊】提供數據智能應用軟件的明略科技(前稱:匯智控股)繼去年11月遞表失效後,月初再向港交所遞表擬來港掛牌。集團背着中國最大的數據智能應用軟件供應商(按2023年總收入計)之名再衝擊資本市場,背後更有騰訊(0700)參股。但近年業績卻未見起色,經營業務四處是敵,營運層面連年虧損,過去3年經營現金流累計淨流走7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估值上亦大起大落,2023年11月估值較兩年前「腰斬」83%至只有5億美元,但至去年1月最後一輪F-3融資估值又重上16.7億美元,即使如此,與2020年11月時估值30.5億美元仍相距甚遠。

撰文:旻晞

明略上月才剛更改名字重新出發。集團主要提供數據智能產品解決方案,涵蓋營銷和營運智能,同時涉及線上及線下場景。簡單來說便是利用大數據分析協助企業營銷、行政決策。近年亦賦能AI,尤其是2023年推出基於超圖多模態大模型(HMLLM),協助客戶線上線下營銷、實現社交媒體內容智能分析及策略生成。

營銷智能去年佔總收入53%

集團營銷智能方案包括其主打方案「秒針系統」,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秒針系統是內地第一款領先的營銷智能應用軟件,集成了媒體支出優化、社交媒體管理和用戶增長軟件等。另有營運智能方案,包括智能門店營運系統,對人對貨管理服務流程數字化和自動化,實現端到端的智能營運。集團亦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為金融、製造和軌道交通等行業客戶提供定制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利用其知識圖譜集中和分析多源數據,以協助改進決策。

營銷智能、營運智能,以及行業解決方案為集團三大業務,當中以營銷智能為最大收入來源,去年計佔總收入53%,秒針系統為當中最大收入來源,逾半收入來自秒針。不過秒針過去兩年收入均見倒退,直接拖累營銷智能收入同告下跌(見表)。由2022年的7.2億元,連跌兩年至去年的6.6億元。集團於初步招股文件指出,秒針系統通過技術手段於過去3年分別為729、501及491個媒體平台連接進行廣告監測活動。

媒體平台數量減少主要是因為部分非主流媒體平台因競爭壓力而逐漸停業,又指該趨勢在疫情期間尤為明顯,當時眾多廣告商重新評估其宣傳活動,並將其支出集中於主流媒體。此外,隨着時間的推移,媒體平台出現了明顯的集中,導致廣告商愈來愈關注少數幾個領先平台。

行業解決方案收入增 惟錄毛損

從附表可見,營運智能方案去年收入亦急跌12%,明略指是因為系統化實施更以標準化產品為重心的策略,在簽訂定制服務合約時須更謹慎,同時積極加強標準化產品的開發及銷售。該策略性轉換使其標準化產品收入增加,不過只能部分抵消了定制服務收入的降幅。至於過去兩年保持增長的行業解決方案,去年收入保持11%增長,但實際上去年相關業務卻錄得毛損202萬元,收入增加無補於事。

內地數據智能件市場規模於2023年至2028年複合增長率達18.7%,估計至2028年市場規模達713億元。儘管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於招股文件的資料顯示,明略於中國營銷數據智能應用軟件,以及營運智能應用軟件市場佔有率均為第一(8.9%及13.1%),但實際上,兩者市場的界定至今日已較為模糊,AI、數據雲、IaaS、SaaS服務的冒起,在功能及應用上,與智能應用軟件或多或少有重疊,爭取的其實是雷同市場、類似客戶群,在智能應用軟件市場火拼近20年的明略發展至今,強敵環伺,其股東騰訊旗下騰訊雲、阿里雲,以及其他SaaS服務供應商都是其競爭對手。

業績上,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儘管已大幅下跌,尤其研發開支佔收入比例由2022年的59.2%急降至去年的25.6%,但仍無助集團連續3年均錄得營運虧損。

明略過去3年仍見獲利,查實原來是來自非現金項目的優先股、認股權證及可轉換票據的公允價值正面變動所致,若扣除有關因素的非會計準則經調整層面,過去3年明略實質處虧損狀態,樂觀去睇,至少過去兩年虧損已大幅收窄。

估值重上16.7億美元 仍低高位45%

營運虧損亦令集團於經營現金方面持續錄得淨流走,而截至去年底集團手頭現金約4億元。公司指計及手頭現金及是次集資所得,料營運資金至少夠未來一年之用。自2010年以來,明略共進行了約28輪融資,並籌得6.27億美元資金。如上述,在多輪融資當中,其估值於2023年的F-1輪融資時曾「腰斬」式下跌,較對上一輪的E-2輪融資後估值30.5億美元,急跌至只有5億美元,然後最新一輪融資F-3輪(去年1月),估值則重上16.7億美元,與巔峰時期估值仍低45%。

明略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來港招股,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吳明輝,分別持有1483萬股B股及43萬股A股(每1股B股擁有10票投票權利,A股則1比1),持股佔10.82%;騰訊持股27.33%;紅杉中國及淡馬錫分別持股7.52%及4.35%,股東陣容星光熠熠。是次來港集資所得,主要用於未來3年提升其技術研發能力、豐富產品組合及用於營銷、品牌推廣及銷售團隊擴充等,獨家保薦人為中金。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新股巡禮]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