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滴灌通拓融资需求『转换器』:李小加揭秘21章上市形式灵活性,期待今年成功挂牌
财经投资观察网
更新日期:2025-06-29 20:36:32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前行政總裁李小加離任後,自立門戶創立滴灌通,他月中帶領今年5月才成立的實體「滴灌通國際投資(下稱滴灌投資)」循《上市規則》第21章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李小加表示,公司發展已進入3.0階段,希望打造出「轉換器」,即透過現金收入分成模式,將實體經濟中的非標準化融資機會,轉換為金融系統較熟悉的標準化產品,以吸引資本流入。他還透露,公司冀今年內完成上市。

明報記者 楊括

是次會見本港傳媒時,李小加親自講解滴灌通商業模式的變化,他稱公司2.0階段時發現機構投資者已習慣傳統的股、債投資,面臨現金流投資這種新型資產時,機構投資者常因內部合規等因素難以下場投資。因此滴灌通決定自己做「轉換器」,即將零售端非標準化融資需求打包成標準化資產組合,而21章上市正是有關策略的關鍵一環。

以新成立公司滴灌投資上市

估值方面,滴灌通過去3輪融資中共籌得5.7億美元(約44.5億港元),最新估值已達17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不過李小加曾表示,滴灌投資上市並非滴灌通集團本身上市。滴灌投資是新成立的專業投資公司,但會聘請滴灌通集團旗下的一家投資管理公司作為其投資管理人。對滴灌投資來說,若循21章上市,最少須有300名股東,每人最少認購50萬元股份,實際市值需大於1.5億港元。對此李小加則稱,公司面對的是「trillion dollar market(萬億級市場)」,故滴灌投資估值「絕對是大數」,若只有1.5億元「就不必跑來浪費這個時間(上市)」。

市場另一焦點莫過於滴灌投資為何選擇循21章上市。李小加表示,21章下企業會建立一個投資性公司,而融資到的資本將成為該投資公司的永久資本,可分散投資,單項投資不超過公司資產淨值20%,這種分散投資框架正符合滴灌通針對小微企業現金流投資的業務特性。

21章頻現問題公司 「非規則本身問題」

現時港股有24家21章公司,包括近年爆雷的「道士股」鼎益豐(0612)。對上一次21章公司獲准上市已是2011年的中國新經濟(0080),而該公司上市至今股價已累挫99.6%兼淪「仙股」。李小加坦言,自己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時,「並不是很喜歡」21章公司的上市結構,因其投資標的冗雜、底層資產淨值(NAV)不透明等緣故,令大部分投資者不願意投資這類公司,故相關企業上市後很快就會出現股價長期大幅折讓、遠低於NAV等問題。不過他同時強調這並非21章本身的問題,尤其當前數字化經濟發展,底層資產等數據可做到高度透明,令投資者及監管方面可清楚了解投資標的尤其是風險狀况。他更預測5年以後本港「可能會有50家21章公司」,市場也能因此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