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澳洲会计师公会揭秘:港商品半税优惠引爆产业链发展,稀缺机遇来袭
财经投资观察网
更新日期:2025-08-04 12:57:13

【明報專訊】香港為吸引更多大宗商品交易落地,除獲港交所(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港設核准倉處理實物交收,最近更醞釀大宗商品半稅優惠,涵蓋金屬、能源及農業產品。有研究大宗商品稅務的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稅務委員會委員包嘉茵明言,以立法形式提供半稅優惠對業界具吸引力,冀帶動大宗商品周邊產業發展。另一委員林俊銘更指出,香港商品市場更可提供人民幣交易,促進香港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發展。

倡期貨合同交付可享半稅優惠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7月初的討論文件顯示,新稅例擬對大宗商品貿易所賺取的應評稅利潤提供利得稅半稅8.25%優惠,但只限適用於僱用至少3名員工,並每年產生不少於300萬元的營運開支的企業。建議年度貿易營業額最低門檻不少於7億元。

顧問粗略估計半稅優惠每年可為香港帶來約46億元經濟效益。政府擬明年上半年提交草案,若生效將適用於今年4月1日或之後的合資格利潤。

包嘉茵表示,他們會在政府就立法諮詢時提交意見,「半稅優惠可帶動周邊的倉儲、海上及陸上運輸、金融及法律行業」,她認為相比新加坡推出Global Trader Program,提供為期5年的階梯式劃一優惠稅率5%、10%或15%,香港新稅例有吸引力。在擴大可享有優惠的大宗商品範圍同時,她建議還可在交易方式容許彈性,例如在岸交易容許轉運享半稅優惠,甚至可覆蓋靈活度最高的全離岸交易。在交割方法方面,她亦建議在容許直接交付之餘,連透過期貨合同交付均可享用半稅優惠。她直言新稅務政策和國家政策有聯繫性,香港立法又可追溯到今年內生效的交易,有利吸引交易商。

助促進港成人幣結算中心

林俊銘則指出:「新加坡與香港執行大宗商品稅例會有不同。新加坡會由官方審批,香港則是本地立法去更改稅例,屬永遠的性質。」他認為,如果將來大宗商品交易多些使用人民幣結算,會對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中心有幫助,並予供應商及鄰近香港的使用方選擇。考慮到大宗商品業界不時就交易產生爭論,他建議當局多向業界推廣香港作為仲裁中心的服務,藉此強化香港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發展。同時他亦呼籲,當局需檢視LME現有倉庫是否足夠應付需求,並且着手改善香港不夠認證人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