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中慧生物业绩逆势增长,稀缺价值凸显
财经投资观察网
更新日期:2025-08-04 12:57:19

【明報專訊】本欄早前介紹、上月底掛牌的維立志博(9887),上市後股價表現相當不俗,首日即升92%,至上周止累積升幅亦逾倍,中籤者斬獲不少,未中籤者,只能再等機會吧,碰巧上周四又有一家生物科技「B仔股」來港招股。同是循18A來港上市的中慧生物(2627)(下簡稱「中慧」),從事創新疫苗研發,重點是其核心產品「慧爾康欣」於2023年9月已實現商業化,可用於3歲以上人群,集團亦因而已有營業收入,但何時扭虧,仍是未知數。

撰文 旻晞

今年本港首7個月共有52家新股登場,集資額約1273.6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IPO集資總額;而首日上升便有34家,15家破發,其餘持平,即單計首日「贏率」有65%,問題是你知我知,連單眼佬都知贏面大,但要抽中才有故事。

「B仔股」今年IPO受熱捧

今年首7個月,不少IPO認購反應火爆,公開發售部分中籤率極低,就以上文提及的維立為例,一手中籤率低至0.27%,暫列今年最難抽新股第一,排第二的是藥捷安康(2617),中籤率只有0.8%。留意到嗎?兩大難抽新股都是18A股份。今年首7個月首日表現最佳新股當中,首三位都是18A生物科技股份,分別是映恩生物(9606)升1.16倍、維立升92%,以及藥捷升79%。這又解釋了為何「B仔股」成為新股市場焦點。那中慧能否接棒?

成立於2015年、來自江蘇省的中慧,今年剛好踏入十周年。一如近年不少新股,中慧於2023年亦曾計劃到A股上市,當時已向中證監提交申請,但至同年9月,集團稱考慮到港交所生物科技板塊內的活躍籌資活動、把握國際市場機遇的未來戰略,以及上交所科創板的上市時間表的不確定,因而主動撤回向科創板作出的申請;至今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來港上市,及後申請過期,再於7月24日遞表,27日即過會,31日開始招股,上市之途臨門一腳來得相當快。

中慧是次招股價介乎12.9元至15.5元,每手200股入場費3131.26元,發售3344萬股,佔總股本8.5%,集資最多5.2億元,明日中午截止認購,8月8日掛牌,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証券及招商國際。

不過與上文提及的維立及藥捷相比,是次中慧基石投資者陣容便相對單薄,只有一家華泰資本,若按上限價計,基石投資者認購發售股份的19.5%(假設發售量調整權未行使),「認頭率」較低;而截至上周五,公開發售部分暫已錄得逾618倍超購,認購反應尚算不俗,但或不及上述同業,同時基石投資者認購比例較低亦或窒礙上市後股價表現。

目前中慧有兩種核心產品,即上文提及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見註),即「慧爾康欣」,以及在研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後者目前已完成二期臨牀試驗,料本季啟動三期臨牀試驗。慧爾康欣方面,中慧目前正開發適用於6至35月齡人群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集團已於去年4月在中國6至35月齡健康受試者群體中完成三期臨牀試驗,並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針對該年齡組的NDA(新藥申請),並已於2024年6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另外中慧亦有其他11種在研疫苗,針對病症包括流感、侵襲性肺炎球茵疾病、猴痘、水痘及破傷風等等,大部分仍處臨牀前或試驗用新藥批准階段。

內地流感疫苗需求大 競爭激烈

在藥物研發過程中,中慧一如行業慣例,不時委聘CRO以支持其臨牀前及臨牀研究。於2023年、2024年及今年首季,集團分別委聘24家、16家及14家CRO,涉及開支分別為8730萬元(人民幣,下同)、3400萬元及380萬元。慧爾康欣於2023年推出市場,集團目前所有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產品,以及臨牀試驗中使用的在研疫苗,均位於泰州總部的一號生產園區生產。園區現時擁有3條營運生產線,包括一條流感疫苗生產線,設計年產能為400萬劑四價及三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一條狂犬病疫苗生產線,設計年產能為500萬劑狂犬病疫苗;以及一條肺炎球菌疫苗生產線,設計年產能為1500萬劑PPSV23及PCV24。過去兩年及今年首季,產能利用率分別為30.2%、45.8%及零。

內地流感疫苗市場需求雖然龐大,惟競爭亦相當激烈,招股書便指出,目前內地已上市了12種四價疫苗(中慧為當中的唯一亞單位疫苗,其他多為裂解疫苗),供應商包括科興、華蘭生物、智飛生物、復星雅立峰等等;同時亦有15款四價流感疫苗在研發中(包括中慧一款)。競爭下,不少疫苗價格亦在下調中,如科興去年6月下調四價流感疫苗價格。總體而言,內地流感疫苗的平均投標價格由2022年的每劑126元降至2023年的每劑125元,2024年進一步降至每劑93元。而裂解病毒疫苗的平均投標價格下降明顯,由2022年的每劑122元降至2023年的每劑119元,2024年進一步降至每劑85元。而中慧的四價亞單位疫苖,投標價格為每針319元,相信與亞單位疫苗生產技術成本較高所致。

研發開支大 經營現金持續淨流出

業績方面,儘管已有銷售產品,獲得收入,去年亦首度錄得毛利,但仍不足以抵消龐大的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見表)。再加上有產品推出市場:反而亦帶來銷售開支。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集團銷售團隊包括51名僱員,負責銷售其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及籌備在研疫苗的商業化。而去年及今年首季,中慧銷售開支均以倍數增長。集團招股書亦表明,預期在可預見未來或繼續出現虧損,扭虧日子未有確實目標。而去年及今年首季,集團仍出現毛損狀態,主要是流感疫苗的銷售受季節影響,往往更集中於7至9月,而銷售成本卻在首季已逐漸入帳因而高於同期收入所致。連年虧損,中慧亦因而持續錄得經營現金淨流出,過去兩年合共達5億元,今年首季亦錄得2181萬元淨流出。而截至今年3月底,集團手頭現金1.15億元。

(註:流感疫苗類別之一:四價疫苗意思指可預防四種病毒的疫苗,三價可預防三種病毒,如此類推。亞單位疫苗,又稱「次單位疫苗」,只含有病原體中具有抗原性的部分,由於不含活病原體,不會引發疾病,對免疫力低下的人相對安全、副作用較低;但因生產技術較複雜,成本較裂解疫苗為高)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新股巡禮]

相關字詞﹕財經專欄 中慧生物 新股 新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