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實惠家居於過去數年一直縮減分店網絡,其母公司時富投資(1049)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關百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市場消費降級影響集團盈利,同時租金處於不合理地高的水平,他稱實惠「縮盤」屬策略,並引用市場說法稱「縮舖嘅人先可以生存,唔縮舖嗰啲就會執笠」,並表示集團目前沒有將實惠賣盤的想法,更稱「一定可以做落去」。另關指出,過去舊銷售網絡於續租談判時,有業主不願意減租,但他稱目前有很多舊舖業主,則主動重新聯絡並願意減租,但他稱不急於重新租回舊舖,因市面經濟仍未見底。
明報記者 江陵凱
據實惠官網顯示,若不計及期間限定店,目前實惠於全港擁14間門市。而據時富投資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仍有27間實惠家居零售店。被問及實惠家居分店縮減時,關百豪說:「縮盤係一個策略,好多人都識講『縮舖嘅人先可以生存,唔縮舖嗰啲就會執笠』,因為個租金係唔合理(地高),消費降級之下,成本減唔到,但顧客又要你嘅offering price(商品價格)下調……(縮舖後)好多(舊租舖)業主減價主動搵我哋、問要唔要租返舖,但當日renew(續租合約談判時)個個都唔肯減。」
擁有實惠家居、家匠TMF、SECO(惜谷生活)等品牌的實惠集團,自2022年起連續3年虧損,累蝕4250萬元,但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虧損已按年大幅收窄89%,至1020萬元。
經濟未見底 不急重新租回舊舖
關百豪指出,疫情時已開始削減實惠分店數目,經平衡成本及收益後,集團計算出目前在全港設13間實惠家居分店為最佳的分店策略,其已可服務全港18區。
被問到有沒有考慮重新租回舊分店舖位時,關百豪稱:「絕對有,但個市未沉到底,我使乜急?唔需要急㗎。」他補充,市場已從過去由賣家、業主主導的市場,轉變成現時由買家、租戶主導的市場。
近期「內捲」潮蔓延至本港,日本城母企國際家居零售(1373)亦推新低價產品稱以「勁捲清倉」迎戰,但關百豪稱不視內地品牌於港擴張為大威脅,他較着重於本港整體經濟增長出現的實質問題,指出過去作為驅動本地生產總值(GDP)主力的房地產行業,現時處於調整及轉型期,從而影響本土消費信心。
無懼內地品牌 反憂樓市跌損消費
關百豪續指出,本港零售業「求變」及「識變」才為生存之道。而時富亦正「理性地」燒錢,關稱「內捲」不止是鬥減價,當業務「捲到冇得再捲」時要去尋找生存空間,並於其空間發展,指出「無生意可以永遠燒錢」,相信部分內地企業未來亦會於成本及效益中尋求平衡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時富推AI平台Quantphemes 需付月費訂閱 (2025-08-04)
相關字詞﹕燒錢 消費降級 房地產 減租 租金 縮舖 零售市道 關百豪 時富投資 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