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6月本港出口按年升幅由5月15.5%收窄至11.9%,低於市場預期的16.2%;進口升幅亦由5月18.9%放緩至11.1%,遜預期的14.7%,進出口升幅均是今年1月後新低。貿易逆差錄589億元,預期為590億元。有學者稱,企業早前為避開高關稅而提前出貨以儲備年底季節需求,加上美國市場需求並不強勁,企業將更謹慎依據現有庫存和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追加訂單,料香港未來兩月進出口數據將較波動。
明報記者 黃志偉
以地區劃分,6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17.2%,較5月21.8%升幅有所放慢。對內地出口按年升18.3%,連續5個月錄雙位數升幅;對美國出口跌幅由5月份跌18.4%,收窄至12.1%。對台灣、日本出口升幅分別大幅放緩至7%及4.4%,兩地5月升幅錄54.8%及96.2%。雖然對越南出口升幅收窄至37.6%,但按月則錄2.9%增長。若從上半年來看,對越南出口按年升54.4%(見表),為十大地區最大升幅,對美國出口則錄3.8%跌幅;相比去年同期情况,對越南出口按年增23.5%,而對美國出口升16.6%。
從內地進口按年升17%
進口方面,6月從內地進口按年升17.3%。從台灣、新加坡、日本的進口分別按年升6.7%、7.7%及8%,均較5月有所收窄。至於韓國,跌幅由5%擴大至27.1%。
以貨品類別劃分,6月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出口貨值按年增20.2%,進口增14.6%。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出口由5月升21.3%收窄至2.6%,進口升幅則擴大至17.7%。
上半年,整體出口按年升12.5%,進口升12.6%,貿易逆差錄1836億元。政府發言人表示,亞洲各經濟體尤其是內地經濟繼續穩步增長,以及香港與不同市場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應繼續支持未來商品貿易表現,惟環球貿易政策前景仍不明朗。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由於中美再就關稅延長達成共識,廠商或不再急於出貨,原本需空運的訂單改為較低成本的海運處理,拉長運輸時間。不過,企業早前已提前出貨應對年底節日需求,加上目前美國需求並不強勁,廠商將更審慎根據庫存與實際需求決定是否追加訂單。他指出,美國或於8月公布「對等關稅」最終稅率,屆時企業將據此重新評估出口地,以降低關稅成本。
相關字詞﹕香港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