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不少分析報告都看好歐元區,其中包括瑞士嘉盛銀行。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實施了一系列的關稅加徵措施,尤以2025年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對全球金融市場衝擊最甚。瑞士嘉盛銀行新興市場經濟師兼策略師Mali Chivakul表示,早前將美國股票的前景由看好變為中性,反而調高歐元區前景;行業類別看好消費必需品、健康護理及公用事業。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依然存在,包括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美國的關稅政策,以及匯率波動,整體來看,全球經濟與風險市場展現出令人意外的韌性;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持續向好,對債券前景傾向中性,反而對價值股更為看好。
近期債市的最大特點是長期政府債券的表現較為疲弱,反映出投資者對收益率上升的擔憂。由於全球金融一體化、宏觀經濟驅動因素的同步與政策調整,全球長期政府債券收益率普遍上升,尤其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市場表現顯著。這種變化同時導致收益曲線變得更陡峭,顯示出市場預期未來經濟可能面臨一定的增長壓力或通脹風險。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整體利率預期偏向下行,尤其是在多數央行調整政策期望的引導下,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會有兩次降息,這將有助於進一步降低長期到期債券收益率,並使得固定收益市場具備相對吸引力。尤其在全球跨資產的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債券的避險特性依然突顯。
此外,受益於財政刺激措施的推動,主要在歐元區如德國的基建與防禦支出預計將在2026年開始產生積極效應,這將促使政府債券需求增加。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歐元區逐步放寬的貨幣政策空間,預計將支持國債收益率的進一步下行。Chivakul表示,極長期(超過10年)的債券現處於低迷,因為市場擔憂未來財政赤字的持續擴大,特別是在美國「全面基建與防禦策略」推動下的財政赤字擴大,已成為長債的潛在壓力,她表示全球利率走向的變化是存在的風險。
美股估值偏高 料後市較波動
她對股票前景較為看好,經過2025年4月的市場出售,全球股票市場在上半年展現出強勁的反彈。美國股市尤其亮眼,由4月低位反彈至7月上漲幅度達24%,其中科技股股價更是躍升40%;歐元區、英國及新興市場的表現也較為積極,分別錄得16%、14%及22%的升幅。這一切反映出市場對經濟韌性與企業獲利的信心逐漸回升。然而,資產估值亦被調高。以美國標普500指數的預期市盈率(PE)而言,已經到22.4倍,接近2021年的高點,顯示市場的樂觀情緒推升了估值。雖然本次反彈令人振奮,但Chivakul稱,低利率環境與經濟復蘇的背景,將支持股市估值穩步提升,惟現時美股估值偏高,股票市場波動亦隨之會較為波動。
歐元區股票估值吸引 具復蘇潛力
展望未來,Chivakul認為,儘管當前市場仍具上升空間,但整體偏向謹慎,看好防禦性較強的行業,例如醫療、日常必需品和價值股(value stocks),因為這些行業在經濟不確定性較高時,抵禦能力較強。此外,資產負債表較弱的增長股(growth stocks)可能會面臨更大調整壓力。另外,她看好歐元區經濟前景,主要較低的估值實屬吸引,預計歐元區股票具復蘇的潛力。同時,全球資金流動將成為決定市場走向的重要因素,美元的持續貶值趨勢可能促使投資者轉向其他貨幣及資產,例如歐元和黃金。
債券宜偏向投資級 獲穩定收益
基於美國政府對利息及關稅的態度,Chivakul認為,投資者應採取謹慎策略,首先,應適度減少對美股的過度依賴,轉而增加在歐元區和防禦性股票的配置;其次,債券部分則宜偏向投資級別(investment grade),配合央行政策放鬆與低利率預期,以獲得穩定收益。當美國堅持將持續減息,相信長債收益率會下降和收益曲線的陡峭化,不妨在較長期的國債中尋找配置機會。同時,持有一部分黃金和其他避險資產,也可以作為對抗市場波動。Chivakul認為,下半年市場將在經濟復蘇與政策調整的雙重推動下,呈現出「溫和向上」的特性,但地緣政治及美國政府對關稅態度會為市場帶來波動。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相關字詞﹕龍彩霞 基金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