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上周公布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將於本周四(7日)生效,市場憂慮落實加徵關稅將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康利亞太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部主管吳樺昌預期未來數月關稅談判出現極端情况的機率偏低,料美國下半年經濟可軟着陸,認為現階段談美國例外論消退言之尚早,惟現時美股估值偏高,短期相對看好歐股。
吳樺昌表示,美國宏觀經濟受到關稅反覆、就業市場降溫影響,料下半年經濟增長將放緩,但對關稅將推升美國通脹的看法,則有所保留,基於考慮到美國通脹受包括租金、業主等值租金,以及服務業薪資等服務價格的影響較大,隨着美國樓價已從高位回落,租金上升壓力相應減少,現時薪資增幅亦已從後疫情時代的6%年增長率,回落至接近3.7%,因此預期下半年整體服務價格將持續走低,帶動核心通脹放緩,給予聯儲局9月份減息的空間,該公司現時預計局方今年將減息一次,減息幅度為25點子(100點子等於1厘),認為今年內會否再減息,需視乎美國就業市場的放緩速度有多快,該公司並預期美聯儲明年上半年有望再減息兩次。
料聯儲局今年減息1次
至於市場憂慮《大而美法案》或加劇美國債務,吳樺昌表示,儘管法案延長減稅措施,有可能推升美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但債務會否加劇的關鍵,在於未來經濟增長及支出削減,認為目前市場低估了美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基於減稅有望提升未來的經濟增長,而隨着關稅政策促使於美國的投資增加,同時改善美國經常帳,有望帶動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速加快至高於2%,並認為對美國財政關注點,應放在與其他已發展國家的相對性,目前美國債務佔GDP比重接近100%,但仍較意大利、法國及西班牙等已發展國家為低。
美債務佔GDP比重 低於意法
吳樺昌續稱,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經濟一直受惠於美企的創新文化,此創新文化於過去20年,為全球帶來包括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等技術性改革,不僅美企盈利得以提升,同時帶動整體美國經濟增長,未來更有望受惠於美企在AI方面的創新,且美企向來重視企業獲利能力,以致美股的平均股本回報率(ROE)持續高於同屬已發展市場的歐股,美國債券市場則具多元化優勢,再加上美國證券市場具成熟的監管體系,監管制度相對歐洲較具彈性,認為美股於企業創新及法規完善等多項優勢支持下,目前談論美國例外論消退仍言之尚早,但亦坦言由於預期美國下半年經濟增長將放緩,加上目前美股已反映AI資本開支增加因素,估值偏高,未來1至3個月短期而言,該公司對美股看法「持平」,對歐股則抱「增持」觀點,除由於歐洲經濟開始出現觸底反彈、歐洲未來將加大國防開支,以及德國將增加財政支出等因素,也基於短期內更分散投資,以減低風險的部署。
康利亞太董事總經理兼股票投資主管董梅補充,目前於歐洲市場較看好,可受惠於歐洲增加國防開支的相關國防股,有望受惠於歐洲經濟增長的金融股,以及部分近年透過改革銷售渠道及提升營運效率,成功提升新興市場份額的歐洲美妝行業股;至於就環球市場而言,相對看好電力相關股份,及AI相關軟件股,因兩者均可受惠於AI發展,電力股方面,鑑於AI運算力的盡頭是電力,隨着AI的應用推動數據中心愈建愈多,加劇對電力的需求,而關稅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亦將增加美國本地的電力需求,再加上電動車的發展,預期未來5年環球電力需求增速,將超越過去10年平均水平,意味電網及電力設備等電力相關股也有望受惠。
看好電力AI軟件股
董梅表示,隨着AI時代的展開,過去兩年對於AI的投資機會,市場資金主要集中於半導體,儘管未來具領先技術的半導體設計及代工企業前景仍向好,惟目前估值已偏高,投資風險回報相對不及AI相關軟件股吸引,目前AI軟件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正如當年互聯網爆發的情况,半導體率先受惠,其後5至10年相關軟件高速增長,而2024年AI軟件市場規模約110億美元,市場預期至2032年有望達到3180億美元(見圖),意味AI軟件市場在未來5年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將利好相關軟件股表現。
劉敬華 明報記者
[劉敬華 基金特區]
相關字詞﹕劉敬華 基金特區